RSS订阅 | 匿名投稿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公司新闻 > 正文

数字广告可信度继续受质疑这次被炮轰的是“假网红” 科技公司在戛纳②

作者:habao 来源: 日期:2018-6-20 1:14:02 人气: 标签:广告公司

  对于数据欺诈的打击只有在行业内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有效,否则整个行业就会陷入一种怪异的囚徒困境。

  “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,在信任完全消失之前重建信任。不然就没救了”,Keith Weed在戛纳创意节上用略显夸张的修辞吸引着人们的注意。这位联合利华的CMO要求人们正视广告主、广告公司和三方间的信任问题,当数字广告似乎所向披靡时,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主之一,他也敏锐地察觉到欣欣向荣背后潜藏的问题。

  相较以往广告主们对数字广告数据造假的泛泛而谈,Weed这次找到的靶子不仅具体,而且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——他锁定的目标是那些购买粉丝和流量的“假网红”。

  “那些有影响力的人的应该来源于与消费者的深入、真实和直接的联系,但这些购买者的行为可能轻易这种关系”,Weed这样表示。在戛纳创意节上,他正式向外宣告其公司将与那些购买者的网红展开任何形式的合作。

  事实上,他的这番并非突然为之。今年年初,《纽约时报》就披露众多名人正在从一家名为Devumi公司买粉,客户名单包括戴尔首席执行官Michael Dell及歌手Clay Aiken等。虽然Devumi创始人否认了相关报道,但纽约州总检察长Eric Schneiderman仍然在《纽约时报》的报道刊出几个小时后发表声明,宣布对该公司涉嫌销售粉丝的做法进行调查。

  如果现在点击Devumi的公司官网,能够发现其仍然在提供从Twitter、Youtube到PINTEREST、领英等在内的各种社交平台的数据造假服务。官网中提供的价目表显示其支付149美元的成本能够换来25000次Youtube平台上的观看,如果你想打击竞争对手,用相同的价格能够换来1000次“用户”对“不喜欢”按钮的点击;而在Twitter平台上,7美元可以换来100次转推,或者用10美元交换500名关注者。

  相较于海外市场的明目张胆,中国造假市场则转入地下,但现象的隐蔽并不意味着严重程度有所减轻,相反,它几乎成为了当下行业的潜规则。在国内电商交易网站中,造假者购买1000次阅读量的成本仅有50至100元不等,而获取1000名微博粉丝的价格也处于相似的水平。

  联合利华引用的一份来自营销分析平台Captiv8的数据显示,与一个拥有10万关注者的网红展开合作需要花费广告主2000美元,而那些坐拥100万关注者的博主开出的价格则高达20000美元。链条的一端是不菲的营销支出,另一端则是无法忽视的数据造假,来自两头的挤压让广告主陷入困境,Weed的和业界的支持显然其来有自。

  在美国,营销分析公司Points North的数据显示那些拥有5到10万者的网红,往往有20%左右的假量。这一规模仅在市场,就会给广告主带来每月至少数百万美元的损失。

  而在中国,来自国内第三方数据监测公司AdMaster的《2017KOL反作弊研究报告》显示,国内有72%的品牌主在2017年增加了社会化营销投入,其中有63%的受访者表示社会化营销投放的重点在网红和KOL的推广上。但是这种在营销领域对意见的重视和最终的反馈效果往往不相匹配,事实上品牌投放的KOL中有接近七成存在刷量行为,这一情况显然挫伤了广告主的热情。尤其是那些广告投放预算较高的广告主更是受损严重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来自宝洁和联合利华的CMO们在呼吁数据透明上多少有些“声嘶力竭”,因为这一议题强烈关乎他们的利益。

  看起来,Weed的“平地一声雷”获得了业界和的高度关注,他所指向的数字广告沉疴正实实在在地影响着这类广告的发展前景。对于那些作为领先者的社交平台而言,他们也同样不乐见这种损坏广告主“信任”的事情发生,Facebook从去年年底至今总计清除了多达13亿个虚假账号,微信平台也多次发起过打击刷量的行动,一批大V的文章点击量立竿见影地下降八成之多,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熟悉的知名科技领域公号。

  但不容忽视的是,对于数据欺诈的打击只有在行业内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有效,否则整个行业就会陷入一种怪异的囚徒困境——造假者获得的利益会那些原本的“好学生”加入造假的行业;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产生“劣币良币”的后果——造假者不断挤压“好学生”们的空间。要让所有人都同意一件事,看起来并不容易。

  不过,在经过多年的情绪累积后,这个时点仿佛正在慢慢到来。当一家大广告主的CMO在最重要的广告论坛进行过程中呼吁不留情面地抵制造假者,并获得大部分业内人士的支持时,这波风潮可能也将逐渐蔓延至其他国家和地区。从另一种角度看,这不仅会让广告主损失,也能让数字广告产业在充满“信任”的中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  “不然就没救了”,已经不是。要么地活,要么苟且地奄奄一息,这是摆在数字广告业面前,答案再清楚不过的一道选题。

  本文由325棋牌 (www.325games.com)整理发布 推荐阅读325游戏 (www.325qp.net)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